翡翠燒賣
朱自清曾經(jīng)贊美道:“滋潤利落,決不膩齒膩舌,不但味道鮮美,顏色也靚麗悅目?!睙u里碧綠的顏色,透出蒸熟后薄如紙的面皮,猶如翡翠一般。輕輕地咬上一口,皮一點便破,吃到里面由蝦仁、韭菜和雞蛋制成菜茸,爽口清潤。吃下去后嘴里還充滿蝦仁的香味,真可謂齒頰留香。翡翠燒賣的口味有甜有咸。甜的是揚州產(chǎn)的“梅嶺青菜”,取其葉斬成茸,以熟豬油、火腿末、綿白糖、食鹽拌和成餡。與其他各地咸的米燒賣相比,別是一番滋味。我想女孩大多會和我一樣喜歡翡翠燒賣,名號賦予人想象空間,買相清新可人。搟成菊花邊狀的面皮包入青菜餡,形如石榴,底若錢幣,上端突露如蓬頭,點綴上少量火腿茸,色如翡翠,看著就令人愉悅。口味選擇性也多。
揚州面條
揚州面條的品種相當(dāng)豐富,據(jù)有關(guān)的資料中記載,從清朝以后煨面、肥腸面、牛肉面、拉面、雪菜面、雞蛋面、青菜面、餃面、炒面、干拌面等等。成都人費執(zhí)御來揚州品嘗了面條以后,贊不絕口,說道“揚郡面館,美甲天下”,并作詞一首:“揚州好,問鶴小樓前。入夏恰宜盤水妙,浸晨還喜過橋鮮。一箸值千錢。”以前國慶路頭上的老字號樂今園面館一到下午四點之后,去吃面條的人就絡(luò)繹不色,在此面館里,仍然可見大碗面,不過現(xiàn)在叫做煨面,遠方來朋友時,我曾特意帶他去嘗了一回,吃得他贊口不絕,連聲叫好。餃面是揚州的傳統(tǒng),說是餃面,其實并沒有餃子,淮揚一帶把小餛飩叫做淮餃,因此餃面就是餛飩面,是把面條與餛飩一鍋煮了,再盛入同一碗中。干拌面是深受人們喜愛的,用好的醬油,加上豬油,不用湯,直接把下好的面條盛入碗中拌勻。下干拌面是要點技術(shù)的,面條不能太熟,否則吃到嘴里粘糊,也不能太生,太生了吃下肚去要不舒服。干拌面味道雖好,就是口感太干了,于是有的面攤的干拌面還會送上一碗菜湯,沒有湯的時候,有人喜歡用一碗豆?jié){過口。冬日清晨的上班路上,吃上一碗這樣的干拌面,一個上午都會覺得暖洋洋的。
黃橋燒餅
揚州的燒餅很不錯。街上最常見的是黃橋燒餅,半個世紀(jì)前的那場大戰(zhàn)使它一夜成名;還有擦酥燒餅,這種燒餅是以油酥面制作的,反復(fù)搟折、烘烤成熟后,酥脆而又層次在豐富,口味也多樣,有糖餡、肉餡、干菜餡、莧菜餡、青菜餡、蘿卜絲餡等等,不同的餡心形成了揚州燒餅的多種風(fēng)味。許多地方的燒餅只是在早晨才有得供應(yīng),而在揚州,全天都可以買到燒餅,什么時候想吃都能吃到。
豆腐卷子與鍋貼
豆腐卷子與鍋貼是下午才上市的小吃。豆腐卷子也就是普通的卷子,卷上些豆腐丁子、蔥花子、然后放在平鍋里半油半水煎熟,那香氣飄了一條街,吃在嘴里,咸、香、暄軟,很能勾起人的食欲。鍋貼與豆腐卷子的烹制方法差不多,也是用平鍋半油半水地煎熟。鍋貼就是油煎餃子,揚州的鍋貼味道相當(dāng)鮮美,尤其要數(shù)國慶路上的民族飯店的鍋貼做得好,每天下午,特別是秋冬季的下午,去那兒喝著熱滾滾的牛肉湯,吃著煎得脆嘣嘣、油滴滴的鍋貼,可是逛街之后的一件快事。
油炸臭干
油炸臭干是揚州的標(biāo)志性小吃,在揚州的市區(qū),你隨處可以聞到一股并不難聞的臭氣,這就是油炸臭干的氣味。一塊塊小小方方的臭干被放在油中慢慢地炸得泡起來,松松脆脆的,剪開來,燒上用稀釋了的醬油、辣椒醬做成的調(diào)料,擱些黃豆芽、香菜末,那味兒就甭提多鮮美了。揚州人說臭豆腐是生臭熟香,這一點你站在油炸臭干的攤子前面就一定會有很真切的體會。
辣湯和豆腐腦
糊辣湯和豆腐腦似乎是結(jié)對食物,許多賣豆腐腦的同時也賣糊辣湯。以前賣豆腐腦的總是挑著擔(dān)子沿街叫賣,現(xiàn)在則是在街邊擺一個小攤子,放上三四張小凳子招呼客人。賣酒釀的還是老樣子,酒釀放在盆里用擔(dān)子挑著或用自行車背著,并不吆喝,只是用兩片竹板邊走邊敲。
粽子
粽子是季節(jié)性很強的小吃,每年要到端午節(jié)前后,賣粽子的才多起來。揚州的粽子做得很有自己的特點,主要是火候到家。《隨園食單》“揚州洪府粽子”云:“洪府制粽,取頂高糯米,撿其完善長白者,去其半顆散碎者,淘之極熟,用大箬葉裹之,中放入火腿一大塊,封鍋悶煨,一日一夜,柴薪不斷。食之滑膩、溫柔,肉與米化。”粽子的品種也不少,有咸肉粽子、鮮肉粽子、赤豆粽子、蠶豆粽子、白糖粽子、花生粽子等等。包粽子是一項技術(shù)難度較大的工作,形狀有枕頭形,揚州人稱為小腳粽子;錐形,揚州人稱為三角粽子,不會包的人捏來捏去什么形都出不來。
雞蛋煎餅
雞蛋煎餅既香且嫩?;馃步惺[油火燒,油香酥脆,是揚州的傳統(tǒng)小吃。雞蛋煎餅與火燒,在揚州的街頭都是隨處可見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