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馬關古城位于寧夏同心縣下馬關鎮(zhèn)。漢屬北地郡,隨、唐為靈武郡,宋、西夏時為韋州,屬“左廂”,稱靜塞軍,西夏詐改祥佑軍,元仍名為韋州。自古以來,這里就是匈奴、突厥、吐谷渾、吐蕃、黨項、蒙古和回回等民族的牧地。從南北朝開始,這里番胡使節(jié)、商賈馱隊川流不息。唐咸亨三年,唐高宗李治置安樂州,為接納受吐蕃攻擊,而從青海遺徒而來的吐谷渾諾曷缽部,并以諾曷缽為刺史。其后又在長樂川置長樂州(即今韋州),為逐漸增多的吐谷渾部眾居住。唐開元二十二年,唐朝以安樂、長樂兩州“隸原州”(今固原)。唐肅宗至二年以后,此地沒于吐蕃,唐太宗三年得以收復,更名“韋州”。宋代黨項貴族創(chuàng)建西夏政權時,曾在此地筑城、臧兵、建據點,作為與北宋長期抗衡的軍事要地。明嘉靖五年,為控制蒙古族南侵在下馬關筑長城關,關城外磚內土,高厚皆三丈五尺,周五里七分。以后固原總兵官,每年秋季帶兵巡視邊防,必下馬于此休息,故而得名下馬關。
??????? 據《縣志》:下馬關古城于明代嘉靖五年(1526)修筑,至萬歷五年(1577)“重修并甃以磚”。清代光緒二年(1876)因水患,提督吳禧得將西墻東移,重新修筑,而使古城面積縮小為“周四里五分,立炮臺八座,雉堞七百有二,南北擼樓”。????? 1936年6月,中國工農紅軍西征,攻克下馬關,取得重大勝利。1949年,解放寧夏,我獨立一師、二師從陜西榆林、三邊直取下馬關,殲滅馬鴻逵殘部。????????下馬關古城所在地下馬關,漢屬北地郡,隋 、唐為靈武郡,宋、西夏時為韋州,屬“左廂”,稱靜塞軍,西夏諒詐改祥佑軍,元仍名為韋州,自古以來,這里就是匈奴、突厥、吐谷渾、土蕃、黨項、蒙古和回回等民族的牧地。從北朝開始,這里番胡使節(jié)、商賈馱隊川流不息。唐咸亨三年,唐高宗李治置安樂州,為接納受土蕃攻擊,而從青海遺徙而來的吐谷渾諾曷缽部,并以諾曷缽為刺史。其后又在長樂川置長樂州(即今韋州),為逐漸增多的吐谷渾部眾居住。唐開元二十二年,唐朝以安樂、長樂兩州“隸原州”(今固原)。唐肅宗至德二年以后,此地沒于土蕃,唐大中三年得以收復,更名“韋州”。宋代黨項貴族創(chuàng)建西夏政權時,曾在此地筑城、藏兵、建據點,作為與北宋長期抗衡的軍事要地。明嘉靖五年,為控制蒙古族南侵在今下馬關筑長城關,關城外磚內土,高厚皆三丈五尺,周五里七分,以后固原總兵官,每年秋季帶兵巡視邊防,必下馬于此休息,故而得名下馬關。古城平面呈長方形,但多數墻體包磚已被拆毀。城墻南北長570米,高10米?;鶎?0.7米,頂寬5---7.45米。夯層清晰,厚8----15米。古城辟南、北二門,南門甕城尚存,方形,邊長43.5米,包磚砌法為丁字形。南甕城的北門洞上方刻有“重門御暴”四字,落款為“萬歷十年二月三日”。甕城正東設門,門洞上方的磚墻內嵌有長方形石板,上面刻有“橐鑰全秦”四字,右下落款為“萬歷九年二月三日”。北門的甕城因水患而毀,致使清代平遠縣城的西北角突出。城門利用明代甕城的門洞,面向西開,今已塌為八米寬的一個大缺口,城墻頂上兩側還修葺女墻,殘高0.40——0.70米。據《朔方道志》記載:明代固原總兵官,每年秋季帶兵巡視邊防,必下馬于此休息,故而得名下馬關。《平遠縣志》記載:下馬關“峰巒環(huán)拱,溝澗縈旋,形壯邊垂,勢馮險阻,黃河回繞其北,蕭關雄鎮(zhèn)其南,東北扼慶(陽)寧(夏)咽喉,西南連鞏(昌)固(原)肘腋,控制羌胡之地,屏藩沙漠之區(qū)”。由于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,下馬關古城扼守在南北交通的要道上,實為古代邊防重鎮(zhèn)。清同治十二年(1873)設平遠縣治此。民國二年,又將平遠縣改為“鎮(zhèn)戎縣”,1929年又改為“預旺縣”???? 下馬關古城于明代嘉靖五年(1526).修筑。到萬歷五年(1577)“重修并甃以磚”。清代光緒二年(1876)因水患,提督吳禧得將西墻東移,重新修筑,從而使古城面積縮小為“周四里五分,立炮臺八座,雉堞七百有二,南北擼樓”。??????? 1936年6月,紅軍西征,攻克下馬關,取得重大勝利。1949年,解放寧夏,我獨立一師、二師從陜西榆林、三邊直取下馬關,馬鴻逵在垂危之中,還想妄圖奪回下馬關,曾調用兩個騎兵團,四個步兵團,偷襲下馬關,但被英勇的從民解放軍打得丟盔棄甲,狼狽逃回銀川……..。1985年10月16日,同心縣人民政府將下馬關古城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,縣文物管理所在古城東門口樹立了水泥制作的保護標志。
景區(qū)票價:
免費
寧夏同心縣下馬關鎮(zhèn)
景區(qū)特色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