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祖巖景區(qū)位于天龍虎山仙水巖西北3公里處,因山頂石狀如馬,初名為立馬巖,后因唐代高僧馬祖道一禪師在此傳授禪經,遂名為馬祖巖。
馬祖(709-788),漢州(今四川)什邡縣人,姓馬,俗稱馬祖,唐開元年間著名高僧,為中國佛學六祖慧能再傳弟子,幼年出家,師事懷讓禪師,曾居此山巖洞中修定參禪多年,傳授北子禪法,主張“自心是佛”、“凡所見色”、“即是見心”的道理,從學者甚眾,后形成派系,稱“洪州宗”。他和弟子白丈懷海禪師經過長期不息的修持,建立起中國式的禪門叢林制度,改變隋唐以前佛教徒不事生產、乞修的生活方式,以集體生產、集體從事農耕、同修互助的團體生活方式,開創(chuàng)禪宗寺院的規(guī)模。
他們還改革禪宗教傳機峰轉語,將禪學與中國文化融合,使佛學平實化,并建立南傳禪宗曹溪頓教的風格,由此,馬祖道一在中國禪宗史上享有盛名,馬祖巖亦成為要不得名遐邇的重要佛教文化景觀。馬祖巖像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,顯出神奇、瑰麗之美。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盛贊馬祖巖“清凈幽渺”。
景區(qū)票價:
景區(qū)特色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