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海遺蹤景區(qū)在增城新塘鎮(zhèn)群星村境,從海堤旁的宏達市場去,很近便。景區(qū)里的倚巖寺,倚海蝕崖建筑,崖雖不高,有這樣多的殿堂樓閣層層直上,也便顯出氣勢雄偉。
倚巖寺,當地百姓總叫它“天后宮”,它主要供奉的是那位被尊為“媽祖”的林默。
林默,本是福建省莆田湄洲島人,誕生于宋建隆元年(公元960年)三月二十三日。她是一位集智慧的、善良的、勇敢的民間少女,她生前諳醫(yī)理,無償為民眾醫(yī)治疾?。凰焖?,常于驚濤駭浪乃至天地為之昏暗,震撼的海嘯中,拯救遇到海難的漁船、客輪……宋雍熙四年(公元987年)九月九日,她在海上救人時,以身殉難,年僅28歲。她短暫而輝煌的一生留下了許多娓娓動聽的傳說,她是一位矢志護航護海的奇女子。
“人行善事,死后升仙”是佛家因果循環(huán)的說法,人們把林默的殉難傳頌為羽化升天,并立廟奉祀。隔過多少代,媽祖的故事、傳說還被賦予佛、道、儒諸教的宗教神秘色彩,還能有一億多信徒為她建廟供奉,東南沿海水域水患頻繁,人們祈求能得到呼風喚雨的媽祖的保佑,把她作為一個自然神來崇拜,把她作為祖宗神來拜祭,求海事平安找她,辟三災六難找她,祈生子聚財找她……我國明代偉大的航海家鄭和七次成功渡西洋,民族英雄鄭成功勝利收復臺灣,施瑯收復澎湖列島……據傳均離不開媽祖神靈的護佑。宋、元、明、清各朝統(tǒng)治者為籠絡民心,對媽祖也十分尊重,曾先后敇封她為天妃、天后、天上圣母,虔誠相敬。目前,福建、廣東、港、澳、臺地區(qū)建有的天后宮、天后廟達3000多座,雖遭歷代無情炮火洗禮,但屢建屢毀,且增建不絕,是一般祠廟寺觀沒有辦法去比的??芍獘屪姹婃诓粶\。
媽祖出身百姓之家,卻儼然如一尊佛,坐于廟堂之上,同諸神佛并列。寺廟里面當家主人是善良的女性,尊卑的差異消失了,連男性神佛也情愿讓出一片江山,留給媽祖來坐,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,真難得!同媽祖塑像相左右的,是釋迦、文殊、普賢、觀音、關帝、文昌……佛、道、儒諸神像雜居一室。我所看寺廟祠觀曾有一些,對諸神佛面目也是似曾相識,難有新興趣。媽祖塑像,摹塑的是人間的真容,在周圍眾像中獨有光彩,圓胖臉,目傳神,體態(tài)豐盈,衣飾飄然,輕盈地盤坐于一片紅蓮上……在我看過的菩薩雕塑中,像這樣婉麗動人的形象、堅韌頑強的性格、大慈大悲的表情盡顯,仁愛與威嚴同在,正氣與圣潔共存的,似有血有肉的,有思想有靈魂的,并不多見。我在那里端詳了很久,眾人都夸它好,不是白說。
其實,古海遺蹤景區(qū)出名的不在倚巖寺,卻在寺后斷崖下的海蝕洞。這是一處古海岸遺址,與廣州南郊七星崗古海岸遺址大約同一時期。形成在距今約7000多萬年前的晚白堊紀紅色砂巖、礫巖組成的小山丘下,沿著紅色砂、礫巖層的節(jié)理發(fā)育而成的,是海浪長期沿著節(jié)理沖蝕作用的結果,形成了高2.5米,長20多米的一個圓形平洞。其特點是:頂部是一狹窄的裂縫,這是巖層的原始節(jié)理;山洞腳呈圓筒狀,兩側有一平臺,這是海水沖蝕作用留下的遺跡;山洞的走向和巖層的走向基本一致;山洞呈東北向西南傾斜,即向大海方向傾斜。這是陸地上升,海水下退,滄海桑田的重要證據之一,當時南海海岸就在這里。距今2000多年前的東江三角洲地區(qū)還是一個廣闊的海灣,眼前的綠野平疇原是汪洋一片,而今海岸已向后退卻了約100公里。
景區(qū)票價:
新塘鎮(zhèn)群星村
景區(qū)特色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