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龍公園位于宜州市內。景區(qū)有會仙山、白龍洞、百丈深井巖、煉丹巖、白云閹、翼王點將臺、山谷祠、烈士陵園、江北石林等景點。
明崇禎十一年(1638)徐霞客入境旅游考察,踏勘白龍洞、龍隱洞等37處山洞與江河,歷時30天,對境內景觀贊美不絕。登會仙山(北山)雪花洞俯瞰城區(qū)時,寫下“俯瞰旁矚,心目俱動。忽幽風度隙,蘭氣襲人,奚啻兩翅欲飛,更覺通體換骨矣?!睍缮斤L景區(qū)1984年被辟為白龍公園。
公園先后建成公園大門、山谷祠、會仙亭、翼王亭及劉三姐、徐霞客塑像等,修建了都宜忻游擊隊革命烈士陵園,修筑公園圍墻1000米,開辟公園面積420畝。1988年3月自治區(qū)人民政府把白龍公園列為廣西風景名勝旅游區(qū)。1990年4月24日,國家教委主任李鐵映等參觀白龍洞和山谷祠,并在山谷祠書寫山谷詩句“未到江南先一笑,岳陽樓上對君山”。
會仙山亦稱北山。北山聳峙,壯若雄獅,登山極目,可將遠近景觀盡收眼底,為宜州八景之首,稱“會仙遠眺”,自唐代始為游覽勝地。山頂有鳥型巨石一方,呈展翅狀,明刻“騎云”二字,石前平臺原建有“齊云閣”,峭壁上刻有“極高明”三大字,為郡人明代參將李霽所題。有清雍正年間慶遠知府徐嘉賓的述職碑。今山頂建有電視差轉臺。還有天池、甘泉等。
??? 白龍公園(亦稱人民公園)修建于1951年。位于市區(qū)北面,面積785畝。其中水面積10畝,綠化覆蓋率為45.61%。
??? 園內有鎮(zhèn)寧炮臺、白龍湖、九曲橋、湖心亭、白龍餐廳、兒童游樂園、金魚場、地下冰室、烈士紀念碑等。北宋皇佑年間(1049~1054)邕州太守陶弼為紀念狄青、余靖、孫瀉,在此建“三公祠”。后人又增加蘇緘、王守仁、莽吉圖三人,改為“六公祠”。民國二十六年(1937年),兩廣巡閱使陸榮廷為守衛(wèi)南寧及其家鄉(xiāng)武鳴,拆六公祠建鎮(zhèn)寧炮臺,架設大炮一門,射程12,000米。
??? 進園后順著141級臺階登上望仙坡頂,能見到一座巨石砌就的二層環(huán)形城堡,這就是舊桂系軍伐陸榮廷所建的鎮(zhèn)寧炮臺。炮臺上安置著一尊1890年制造的德國克魯伯大炮,炮臺座腳有一古碑廊。登上炮臺既可俯瞰南寧城全貌,勾起一縷懷舊幽思。
??? 望仙坡南麓是白龍湖,湖水澄碧。據宋人王象之《興地記勝》載,宋名將狄青曾駐望仙坡,見坡下湖邊一群白羊頗似龍形,故稱湖為白龍湖。湖岸翠竹掩映,垂柳搖曳。湖心有小島,島西的九曲橋和島北的三孔月橋將島與湖岸相連。湖面的游艇,或競渡藍天下,或徜徉綠蔭中,亦成一景。
白龍公園最佳旅游季節(jié)
??? 春(3月到5月)、秋(10月至12月)兩季
景區(qū)票價:
宜州市內
景區(qū)特色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