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山公園位于天安門西側(cè),面積22余公頃。原為遼、金時的興國寺,元代改名萬壽興國寺。明成祖朱棣興建北京宮殿時。按照“左祖右社”的制度,改建為社稷壇。這里是明、清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。1914年辟為中央公園。為紀念孫中山先生,1918年改名中山公園。
從南門入園,過門廳,穿過彩繪長廊,迎面看到藍琉瓦頂?shù)挠晒纛}寫的"保衛(wèi)和平"石牌坊(原稱“克林德”坊和“公理勝”坊)。北邊是成片的古柏,這些 古柏大多是明代所栽。其中有7株挺拔參天,態(tài)各異的古柏相傳為遼時種植,迄今已逾千年。還有一株槐樹與柏樹相抱生。稱“槐柏合抱”,至今仍枝繁葉茂,蔚為 奇觀。西行到壇門,可看到一對石獅,系北宋遺物,是1918年從河北大名的一座古廟廢墟中發(fā)掘的。
公園的主體建筑社稷壇位于軸線中心,壇呈正方形,為漢白玉砌成的三層平臺。壇之北的“拜殿”又名享殿或祭殿,1925年曾在此殿停放孫中山先生靈柩。1928年改名中山堂。堂后門內(nèi)兩側(cè)原列有72支鍍金銀的鐵戟,故稱戟門。八國聯(lián)軍入侵北京時,將鐵戟全部掠走。
?
社稷壇外西南面,有神廚、神庫、宰牲亭等附屬建筑。
社稷壇東邊,環(huán)境清靜,稱長青園,園內(nèi)疊假山、搭花棚、筑花壇、置盆景。在松柏蒼翠,杉竹相映中,點綴著松柏交翠亭、投壺亭、來今雨軒等景點;西邊的唐花塢是培育各種名貴花木的溫室花房。
此外,園內(nèi)還從各地遷移來一些古建筑,在唐花塢以西,著名的“蘭亭碑亭”與“蘭亭八柱”,原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,是19l7年遷來的。亭為重檐藍瓦八角 攢尖頂,立在中間的石碑上刻有“蘭亭修禊曲水流觴圖”和乾隆帝所寫的有關(guān)“蘭亭”的詩作,八根石柱上分別刻著歷代書法家臨摹王羲之的蘭亭帖,是珍貴的石刻 文物。1915年從清代禮部衙門移來的習(xí)禮亭,原建于鴻臚寺內(nèi),是各地初入京的文武官員和外國使臣朝謁皇帝習(xí)禮之地。
公園后部植一片柏樹林。筒子河上可劃船,冬天冰封期能滑冰。隔河與故宮相輝映,波光樓影,景色如畫。
景區(qū)票價:
景區(qū)特色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