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代大畫家黃公望結廬歸隱處。這里澗谷清幽,樹木蒼翠,泉水淙淙,空氣格外清新。才華橫溢的黃公望,晚年迷戀富春山水,于是擇臨江山谷廟山塢結廬。他用長達10年時間,筑就了心血之作,長7米、寬30多厘米的山水畫卷《富春山居》圖?,F(xiàn)在這一國寶一半被浙江省博物館收藏,一半在臺灣。
公園面積333公頃,森林覆蓋率96.5%,有云豹、羚羊等國家一、二級保護動物49種。境內(nèi)九垅九灣、竹茂林深,薈萃了竹種園等一批世界一流的亞熱帶森林景觀。
黃公望(1269~1354),字子久,號一峰,又號大癡道人、井西老人。浙江富陽人。元代山水畫家,與王蒙、倪瓚、吳鎮(zhèn)并稱"元四家"。本姓陸,名堅,父母早逝,家貧無依,過繼永嘉黃氏,遂改姓名。自幼聰敏勤學。及壯,博覽群書,無不通曉。工書法,通音律,能作散曲。曾充浙西廉訪使署書吏,因經(jīng)辦國糧征收事被誣下獄。出獄后,改號"大癡",從此不問政事,浪跡江湖。其后信奉“全真教”(新道教),為清修道士,賣卜云游于杭州、松江等地。五十歲始專心從事山水畫創(chuàng)作。晚年酷愛富春山水,在青茗筲箕泉(今富陽市東郊廟山塢)結廬定居。
黃公望所為山水畫,繼承董源、巨然,又受趙孟兆熏染,溶合對自然實景之感受,自成一家。其特點在于:作淺絳色山頭多礬石,筆勢雄偉;作水墨皴紋稀少,筆簡意遠,超逸有致。論者以為"峰巒渾厚,草木華滋"。年七旬時,在富春江畔“小洞天”所作《富春山居圖》,以水墨披麻皴描繪富春江一帶秋初景色。構思時,足跡遍及春江兩岸,越六、七年而成,長636.9厘米,高33厘米,滿紙空靈秀逸,氣度沉雄,后人譽之為“畫中之蘭亭”。清順治七年,一愛畫者以此畫焚燒殉葬,待搶出,已焚毀數(shù)尺,燒成兩段。現(xiàn)長段藏臺北故宮博物院,短段藏浙江博物館。
景區(qū)票價:
10元
富陽市廟山塢部級自然保護區(qū)的廟山塢林區(qū)
景區(qū)特色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