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州至今還保存相當(dāng)一部分自唐宋以來就已經(jīng)形成的坊巷,成為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標(biāo)志之一。
“三坊七巷”的“三坊”,系指衣錦坊、文儒坊和光祿坊。三坊均位于南后街之西側(cè),隔街與東側(cè)之“七巷”相通。
????? 衣錦坊,舊名通潮巷。宋代宣和年間(1119—1125年)陸蘊(yùn)、陸藻兄弟居于此地,兩兄弟才華橫送,名重一時(shí)。陸蘊(yùn)官任福州知州,陸藻官任泉州知州,兩人回鄉(xiāng)時(shí)命此坊為“棣錦坊”。南宋淳熙年間(1174—1189年),王益樣任江東提刑,退休后也居于此地,將棣錦改名為衣錦,以示衣錦返鄉(xiāng)之意。???????????????
?????? 文儒坊,舊名山陰巷,初名儒林坊,以宋代祭酒鄭穆居于此,改為文儒坊。因?yàn)榉焕锍肃嵞轮猓€先后住有九門提督、臺(tái)灣總兵甘國寶,抗倭名將、七省經(jīng)略張經(jīng),清光緒皇帝老師陳寶琛之父陳承裘,《福建通志》主編陳衍等儒林名士,故稱儒林坊名符其實(shí)。
?????? 光祿坊,北宋熙寧元年(1068年)以光祿大夫身份任福州知州的程師孟,常到坊里的法禪寺游覽,見池畔有一塊大巖石,便登石吟詩,故被稱為“光祿吟臺(tái)”,而此坊也改名為光祿坊。程師孟題吟的“光祿吟臺(tái)”四個(gè)篆字石刻今尚存。
“三坊七巷”中的七巷均位于南后街之東側(cè),由北向南分別為楊橋巷、郎官巷、塔巷、黃巷、安民巷、宮巷、吉庇巷。
景區(qū)票價(jià):
免費(fèi)
福州市中心,南后街之西側(cè),隔街與東側(cè)之“七巷”相通
景區(qū)特色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