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樂市鶴上鎮(zhèn)岐陽村福庭自然村,有一組清代民居建筑群,俗稱"九頭馬"。這里三座青山坐北,七溪靈水匯南,東西紫微照應,迎面萬畝平疇,"龍?zhí)稌云?比鄰,"五峰嵐橫"來朝。其建筑選址獨特,圍"馬"建筑別出心裁,民間流傳著不少美妙的傳說。
"九頭馬"由陳利煥父子歷經(jīng)數(shù)十載陸續(xù)建成。第一座建于清嘉慶年間,大部分建于道光(1821~1850)年間,最遲一座竣工于1872年前后?!?/p>
"九頭馬"建筑群坐北朝南,平面基本呈正方形,東西寬、南北深各120米,分5列。主體建筑22座,四周有6米高的圍墻,開放喔雒哦?,蓹拘望楼、枪眼?列間隔著防火墻、夾弄,有框門相通。每列南面正中各設大門一扇,每逢紅白喜事,大門、屏門、廳門一路洞開,入望"五落透后",十分壯觀。南面中列墻額開設13個燈窗,懸掛宮燈照明。前有廣場,四周臺礎高筑,后有深溝,兩旁近溪,內(nèi)部有井、池、明溝、暗溝,給排水布局配套合理,形成一個完整、獨立的建筑群體。
"九頭馬"的建筑材料以木為主,使用的木料有杉木、柯木、楠木、樟木、紅木、檀香木、鐵梨木、黃楊木、桑絲木、……最長楠木梁10米
?! ?九頭馬"的大木作講求變化,或平面布局變,或高低變、大小變、主次變,達到建筑藝術(shù)與便利生活的完美結(jié)合。建筑形式,有亭、臺、樓、閣、軒、榭、廂……;分使用功能,有祖廳、接官廳、客廳、議事廳、喜事廳、倉庫、錢庫、米糶館、書齋、健身房、武術(shù)館、"番仔"厝、閨閣、守節(jié)樓……;各座廳堂的結(jié)構(gòu)有"四瞫三"、"六瞫五"、"八瞫七"、"十瞫九",有五柱廳、七柱廳、九柱廳、出游廊廳。最大的廳寬10米,采用3道杠梁。
"九頭馬"的小木作精巧別致,達到一流的藝術(shù)水準。藻井形式多樣,有單層、雙層、多層,方形、圓形、多角形。廊軒企蓬、穿鼻、距花(替木)、懸鐘、斗拱、插屏、門窗戶扇……幾乎無處不雕。雕刻的形式有淺雕、浮雕、鏤空雕、雙面雕,陰刻、陽刻、鑲刻;內(nèi)容有自然物、民間戲文典故、三教九流故事。許多作品把詩詞歌賦、金石書法、繪畫雕刻諸多藝術(shù)形式有機融為一體;有的利用不同木材的不同顏色,搭配成各種花窗圖案,甚至把木頭天然的蛀傷結(jié)疤融入構(gòu)圖,表現(xiàn)瓜果蟲眼或老藤枯木,妙趣天成。木雕作品大多保持木材本色,有的明漆貼金,也有彩色套板襯托。
"九頭馬"的石刻大多用于柱礎,磚雕用于門樓亭、墻飾、窗格,泥塑用于墻頭飾,壁畫則廣泛用于內(nèi)墻壁?! ?九頭馬"的建筑藝術(shù)作品多采用象征、寓意、諧音等傳統(tǒng)手法,給人祥瑞吉利的美好意念,如和合二仙?quot;升平景象"、"吉慶有余"、福(蝙蝠)、祿(鹿)、壽(松鶴)、喜(梅雀)。
當年,"九頭馬"的露天庭院都設花圃蘿架,擺大螭皮缸養(yǎng)金魚,每座廳堂擺設客坐幾案、鮮花古董,廳柱懸掛明漆金字板聯(lián),廳壁張掛大幅字畫卷軸,其內(nèi)容多是宣揚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文化和表達古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。走進"九頭馬",猶如置身一座民俗藝術(shù)博覽館。
1993年,福州市文物考古隊在長樂文化部門配合下,駐扎"九頭馬"考察25天,耗資4萬元,完成一項古民居建筑調(diào)查項目,測繪描圖150張,錄像18盤,拍照數(shù)千張,從中篩選1200張彩照輯編成《長樂九頭馬古民居群》照片集二冊。
景區(qū)票價:
長樂市鶴上鎮(zhèn)岐陽村福庭自然村
景區(qū)特色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