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宮山位于新羅區(qū)雁石鎮(zhèn)與江山鄉(xiāng)交界處,屬花崗巖地貌,巨石疊壘,深谷懸崖,飛瀑流泉,姿態(tài)萬千,是閩西著名的宗教旅游勝地。自唐建寺以來,天宮山歷經廢興,香火不絕,在閩粵贛邊以及海內外有一定影響。
古老傳說還未到天宮山,一個在當地流傳不衰的古老傳說,已經給它染上了神秘的色彩。相傳,從前,一個窮苦的挖蕨人在天宮山附近,見到觀音菩薩現身云端,下跪禮拜,祈禱說:“觀音菩薩在上,如保佑弟子今后挖一斤蕨能洗出三斤粉,就為菩薩于此筑宮建廟?!焙髞?,此挖蕨人果然獲得觀音菩薩的庇護,生活一天天好起來。因此,他首先捐款,邀集鄉(xiāng)人籌建天宮山宮廟以祈庇護鄉(xiāng)鄰。此時,兩個外來財主尋找寶地,先后來到天宮山,看中這個地方,分別埋下一個銅錢、一枚縫衣針為記,便回家了。不久,兩財主循記同爭寶地,將官司打到了汀州府。州官委決不下時,挖蕨人帶一幫鄉(xiāng)親來向州官稟明原由。于是,州官判道,天下為公,此為大理,挖蕨人所舉實為千村萬戶安康計也,故此地歸屬挖蕨人建寺之用。就這樣,天宮山廟宇在善南信女虔誠努力下,拔地而起?! 髡f終歸是傳說,但天宮山作為閩西著名的佛教圣地,有史為證,早在唐初即已建剎,居住僧尼,供奉觀音菩薩,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。相傳普陀山法師曾在此創(chuàng)寺傳教,弘揚佛學。
梵天仙境沿著靈鷲嶺兩公里長的石階小道,一步一階,登山朝圣,猶如從塵世通往梵天仙境。靈鷲嶺,在天宮山主峰南側,蜿蜒盤旋二十四彎,鋪設二千余個石階,引游人上山,直達山上圓通寺。一年四季,常常云霧繚繞,“之”字形石階古道如盤龍,似飄帶,在云霧中時隱時現;人行其中,舉足踏云,飄然若仙,似要凌空而去,真是“出凡塵喧囂之外,入虛無飄渺之間”。
攀上靈鷲嶺,圓通寺就座落在一塊小盆地上,莊嚴肅穆,別具一格。經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政府的支持和信眾的贊助,圓通寺已重振勝地,山門、天王殿、大雄寶殿、鐘鼓樓、大悲殿、觀慧樓、齋廳、長廊、客房、寮房、玉佛殿、放生池、地藏殿、海會塔、檀心樓等寺觀建筑群,層層疊疊,金碧輝煌。 原全國政協副主席、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親筆題寫的“大雄寶殿”、“圓通寺”兩塊金匾,分別高懸于大雄寶殿、大悲殿前;重建的“大悲殿”莊嚴雄偉,供奉高達三米余的貼金觀音塑像;“觀慧樓”上供設“華嚴三圣”寶像,收藏有珍貴佛籍經卷和名家墨寶?!?/p>
禪林勝景圓通寺順應山之地形地貌而建,三面崗巒回圍,一面視野開闊,以寺觀建筑整體的隱蔽求得禪林仙界的幽深。而寺周遍布的勝景佛跡,進一步烘托出禪林仙界的意境。
靈鷲嶺上,一塊巨石橫空,鋪架如臺,迎面石刻“飛天法橋”四字,相傳此石為菩薩西游所留之物,古稱“如意石”,寓“慈航普渡”一路順風之意?!按蟊睢庇覀纫皇澆輹皫r泉甘露”,巖下,清泉一泓,名“甘露泉”,古稱“法水流香”,香客游人視如“消災甘露”常帶歸與家人同喝?! ∷潞筇鞂m山主峰,恍如彌勒大佛慈祥端坐云天里,“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,慈顏含笑笑世界可笑之人”,故名為“佛山”,是一罕見的天然奇觀。佛山上有塊“獨尊石”,寓“極目云天,唯吾獨尊”之意,又稱“天柱插云”,相傳古時有法師在此施法撐日。還有一大“佛”字石刻,高達四米,剛勁有力,二十里外猶可見其跡。登山頂,極目云天,巍巍近嶺、朦朧遠峰、點點村舍,無邊無盡,一種超凡脫俗的感受油然而生?! ÷剿轮?,聞晨鐘暮鼓和梵音繚繞,細覽殿宇間薈萃名聯、名家書法,“有福方登圣賢地,無緣難入涅磐門”、“天網恢恢色相皆空明佛理,宮堂焜莊嚴入妙證禪心”、“慈悲無二意救時曾見宰官身,因果本一心積善一生滿門福”等等,如沐佛法之熏陶。
出游新羅,因天宮山與龍崆洞毗鄰而居,無論先登山后游洞,還是先游洞后登山,都可“上天入地”,可謂奇妙絕倫。
景區(qū)票價:
新羅區(qū)雁石鎮(zhèn)與江山鄉(xiāng)交界處
景區(qū)特色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