彰化縣北斗鎮(zhèn),於清朝時期因濁水溪河運發(fā)達成為貨物的集散地,以當時城市的繁榮程度而言排名第四,在民間則流傳一句「一府、二鹿、三艋□、四寶斗」的俗諺,顯現(xiàn)當時北斗鎮(zhèn)的發(fā)達。
清朝時期北斗鎮(zhèn)的地形特殊,東螺溪(舊濁水溪)前后還抱,雖由東螺街遷移至北斗街,不免水泛之苦,但卻也占盡河運之便,當時水運上溯至南投竹山等地區(qū),下至鹿港,山上木材可從順水而下,民生用品也可延著陸路而上,而芳苑與鹿港的海產(chǎn)批發(fā)到北斗,云林西螺的豬肉與醬油也到北斗賣,當時的北斗可說是彰化平原上最重要的內陸水運中心,而媽祖廟「奠安宮」前大街,集滿了商鋪,街道上不見天日,上有遮棚、下有紅磚,行人摩肩擦踵,熱鬧非凡。
咸豐十年,北京條約開放淡水、基隆、安平、打狗四港與外國通商。致使鹿港與北京的關系,逐漸被四個港口取代,間接影響北斗河運功能,加上彰化濁水溪流域,漢人大量開發(fā),土壤淤積,屋漏偏逢連夜雨,接連而來的水泛與火災,最嚴重莫過於百年前戊戌年(一八九八)大水災把北斗街摧毀的殘破不堪,,至此北斗街也從繁華走向衰微。
日治時代,總督府著濁水溪堤防建設,每當下雨或臺風的豪大雨,濁水溪的水泛得到了控制,濁水溪流回舊河道,而濁水溪流過區(qū)域,因為河流改道,俗稱「溪底」的浮腹地浮現(xiàn),日本政府規(guī)劃新的土地開發(fā),日本移民村也移入。
今日在舊濁水溪旁建造了北斗河濱公園,地形狹長,全區(qū)東西長一千五百公尺,南北平均寬八十公尺,最寬處約一百公尺,最狹處三十五公尺,面積為11?7公頃。提供民眾散步、老人下棋及游憩等各種活動空間,為一多功能兼具美化、綠化之公園。
漫步於北斗的河濱公園,一草、一樹,游憩設施規(guī)劃有秩,找個陰涼地方坐下來,讓微風吹拂,遙想一下百年前河濱公園旁舊濁水溪,發(fā)達河運功能,帶給北斗古街無盡的繁華!見證北斗的古今繁華興衰,旅游不在是走馬看花,也可一趟深度的歷史之旅!
景區(qū)票價:
免費
北斗鎮(zhèn)與溪州鄉(xiāng)的邊界上
景區(qū)特色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