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落于應元路越秀山的南麓,是廣州市現(xiàn)存歷史最長、規(guī)模最大的道教建筑。三元宮為東晉南海太守鮑靚創(chuàng)建。初名越崗院,唐稱悟性寺,明代重修時改名為三元宮。相傳為東晉南海太守鮑靚(又名玄)為煉丹而建,初名越崗院.鮑靚之女的姑,善長醫(yī)藥,與晉代著名醫(yī)藥家葛洪結為夫妻,在此居住10年之久,“藉井泉及紅艾為醫(yī)方,活人無算”,逝世后人們在此設的姑殿以紀念。越崗院自東晉建后,幾經(jīng)荒廢,于明萬歷及崇禎時重修,始用三元宮之名(一說清順治年間改建為三元宮)。三元,即道家對天宮、地宮、水宮的總稱,傳能赦罪解厄,帶來福壽.三元宮的整體布局是:以正對山門的三元殿為中心,坐北朝南;殿前拜廊東西連接鐘鼓樓,殿后為老君殿;兩側自南而北,東為舊祖堂、齋堂、客堂、呂祖殿,西有缽堂、新祖堂、鮑姑殿等建筑。各殿堂建筑總面積約2000平方米。三元宮主殿三元殿寬2027米,深1685米,建在北面高。一級的石臺基上,與鐘、鼓樓和拜廊連成一片,在廣州古建筑中獨一無二。三元宮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,是廣州流行的上元誕、中元誕、下元誕的宗教民間節(jié)慶的主要活動場地。
景區(qū)票價:
廣州市越秀區(qū)應元路11號(近中山紀念堂)
8:00-17:00 農歷初一、十五的開放時間: 6:00-17:00
景區(qū)特色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