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寥陽殿旁邊,陡疊著三十三步石梯,石板整潔光滑,每級都是三米長的整條石嵌砌。古人稱它為“登天梯”,傳說登一步石梯即上一重天。游客沿著斜坡石階拾級而上,登完三十三步,即見一座宏偉古樸的石結(jié)構(gòu)山門,上面撰書一聯(lián)云:“誰云步可階升,入此門便通帝闕;仰見無窮主極,局其所即是天樞?!边@就是傳說中的南天門了,進此門便到了玉皇大帝居住的凌霄寶殿。
據(jù)資料介紹:玉皇殿,古名“凌霄宮”,清康熙四年重建后稱“玉皇觀”,清康熙末年更名“玉皇殿”至今。殿宇建筑宏偉,其實非凡。殿中立蟠龍臺柱四根,其中一根懸空,傳為神建,可搖動而步影響殿宇建筑。全殿為磚木結(jié)構(gòu),歇山式屋頂,穿逗式與抬梁式搭配的梁架,是一座面闊三間的大殿,殿內(nèi)雕梁畫棟,金碧輝煌。殿中彩塑的玉皇大帝坐像高齊屋梁,儀表堂堂,莊重威嚴。后排塑玉皇娘娘和軍師孫臏像;座前兩旁塑有王文卿、展子江、扈文長、韋國卿、孟非卿、明文章等天將神帥站像,皆形象生動,栩栩如生。
每一座神像都講述了一段動人的傳奇故事,有關(guān)玉皇大帝來歷的典籍記載和傳說故事,更是眾說紛紜,各說不一?!敦S都縣文物志》記載:玉皇大帝姓張名有人,道號自然,上界神王。坐位于東勝神洲八年,南贍部洲八年,西牛賀洲八年,北巨瀘洲八年,四八坐了三十二年,白鳥臺前補一年,共奉三十三天主,高上玉皇尊,名為三十三天。現(xiàn)在人們信仰的玉皇大帝,一般都是取了民間傳說中的姓氏,道教信仰中的誕辰,人間帝王的形象而融合為的一至尊天神,廟宇中供奉的玉皇形象,就是這種融合的產(chǎn)物。
殿前原有元代石香爐,高達三米,由四段組成:下段如鼎足,腹似鼓;中段八方空明,嵌成八仙模樣;上段六方各刻有神像;頂如寶座,呈五岳朝天狀。古香爐四周石刻文字頗多,精細獨特,雕鑿精美。聽老輩人講:解放前,每年舊歷正月初九日,玉皇大帝生日的那天,供奉的巨燭可燃一年,殿里辦“上九會”是相當熱鬧的。
景區(qū)票價:
豐都
景區(qū)特色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