奈良城始建于710年,歷史上曾被稱為“大和國”。從天明天皇和銅三年起到桓武天皇初年的7代天皇,都在奈良建都,名平城京,史稱為奈良時代(公元710至789年)。后來在南北朝時代(鐮子時代與室町時代之間),又成為南朝的中心。789年,藤原家族統(tǒng)治了日本,將都城遷至京都,奈良從此被人們遺忘在日本歷史主流之外。古時奈良城市的布局是網(wǎng)格狀造型,與鄰近的中國唐都長安相似,都是紅柱、綠瓦、白壁的宏偉建筑。如今歷經(jīng)1200多年風雨,古城風貌依然猶存。
奈良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名地,早在1200年前,奈良就同中國開始了友好交往,尤其是在圣德太子(公元574至622年)及大化時期,曾10多次派出遣隋使、遣唐使來中國。著名的遣唐留學生阿倍仲麻呂(公元701至770年,奈良人),曾留學長安,與李白、王維等結為莫逆之交。中國鑒真大師6次東渡,最后抵奈良弘揚佛教,傳布中國文化。1974年奈良市與中國西安市結成友好城市,并把西安市贈送的旱柳、楊柳種植在市內(nèi),命名為“西安之林”。1978年在奈良唐招提寺附近建立了一座阿倍仲麻呂紀念碑。 奈良的大部分地方是開闊的公用地,在那里經(jīng)??梢砸姷铰谷涸谟崎e自由地漫步。這些馴鹿毫不怯生,不但不避諱行人,反而會向游客撒嬌求食,為奈良觀光平添了一番溫馨情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