叢林之最——九華山祗園寺
? 九華街上與化城寺東西相望,九華山惟一的宮殿式寺院建筑群,即是祗園寺,始建于十六世紀。祗園寺在十八世紀末,至十九世紀初,由釋隆山率弟子大根等在此聚眾說法,開壇傳戒;大興土木,重建殿宇,其規(guī)模為全山寺院之冠,將一座蕭瑟古寺變成了十方叢林。幾經(jīng)重修增建,環(huán)境幽雅,雄勁壯觀。
?金錢鋪地三步蓮花
? 祗園寺前有浮雕蓮花甬道,由一百多塊長方形石條鋪砌而成。每塊石條均有等距相同的浮雕圖案三個:左右金錢古幣滾圓,似兩串金錢;中間一路方形圖案,像一條斗方畫圖集錦條幅;三步一朵盛開的蓮花,還有蜻蜓戲葉、蛙伏蓮莖等圖案,生動有趣。佛寺建筑多以蓮花裝飾表示對七寶蓮池琉璃世界的憧憬,自可體會;但那滿路的金錢鋪地卻使人們迷惑,難道真的菩薩也愛財?原來這里有一段故事:當年釋迦牟尼所住的是園林精舍,佛在摩揭陀國說法時,舍衛(wèi)國的但給孤獨長者皈依了佛教,準備請釋迦牟尼去他家鄉(xiāng)說法,選擇了最美好的園林建造精舍。當?shù)匚┯胁ㄋ鼓渫跫业撵笸犹訄@林最佳,但要以黃金鋪地為價,給孤獨以重金買下。后來祗陀也信佛,就將園林獻出,請釋迦牟尼到此說法,于是這座園林以二人的名字冠名,稱為“祗陀樹給孤獨園”,簡稱“祗園精舍”成為佛教圣地之一。祗園寺之名源于此傳說,甬道以金錢鋪地,不是佛愛錢財,而是象征了釋迦牟尼的圣跡。
?靈官護法三教一家
? 寺門內正中高約三米的玻璃龕內,供有靈官主像,因此寺門又稱靈官殿。靈官本是道教神仙,如何跑到佛寺里來了呢?相傳金地藏在九華山苦修,在趕走了護法。靈官塑像為三只眼睛,手舉鋼鞭,威風凜凜,有“三眼能觀天下事,一鞭驚醒世間人”之說。
? 金地藏在九華山開創(chuàng)佛寺時,佛教盛行,而道教也頗得勢,豈有道教神仙為佛教看門之理?原來靈官塑像出現(xiàn)在九華山約是金、元以后的事。當時全真教的創(chuàng)立者王重陽主張儒、釋、道三教合一,認為“儒門釋戶道相通,三教從來一祖風”、“釋道從來是一家,兩般形貌理無差”。故道家神仙給佛家看門,并未引起過糾紛。這也反映了明清時,三教之間巳顯現(xiàn)出相互融匯的趨向。
?東崖勝景怡晏坐
? 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的東崖寺巳不存在,但現(xiàn)在尚存有晏坐崖勝景以饗游人。
? 近觀此巖,狀又似船,故亦有云舫之稱,“云源處”、“云肪”石刻,歷歷在目。晏坐巖為金地藏晏坐之處,明代大哲王守仁也曾在此體悟天理。巖壁上有王守仁書寫的摩崖石刻,是其與周經(jīng)和尚交往的遺跡:王守仁初游九華時,周經(jīng)往少林寺未歸;再至九華,周經(jīng)已回九華禪居巖洞,二人相見如故。王守仁后為周經(jīng)寫一短偈:“不向少林面壁,卻來九華看山。錫杖打翻龍虎,只履踏破巉巖。這個潑皮和尚,如何容在世間?呵呵!會得時,予你一棒,會不得,且放在黑漆桶里偷閑?!辈⒛±沼趲r上,以示友誼長存之意,也反映了王守仁心學與佛教的相通之處。
? 巖下峭壁間,有一古洞僅可容身。相傳此洞即金喬覺初至九華時苦修之處,故名地藏洞。洞外白云繞護,洞囗積云如雪,又名堆云洞。巖下東南隅有古老鐘亭立于懸崖之上,這座鐘亭是東崖禪寺僅存的建筑。亭為六角形的兩層樓閣,高十米多。內懸古銅鑄幽冥鐘一囗,因九華山是“幽冥教主地藏菩薩”的道場,故有撞幽冥鐘的特殊儀式。至今僧人在亭內晝夜撞鐘,一邊撞鐘,一邊誦佛號、經(jīng)偈,有節(jié)奏的鐘聲,悠揚高遠,發(fā)人遐思?!坝稳瞬粏柗?,老衲自鳴鐘??罩酗w錫杖,巖石卷濤松。......”
?應身菩薩百歲公
? 距東崖云舫二三百米,嵯峨摩天的摩空嶺上,矗立著一座古寺,高踞危巖絕壁之上,聳出云霄,氣勢不凡,此即百歲宮。據(jù)地方志載,十八世紀明代僧海玉(無瑕禪師),自五臺山來九華,在摘星亭下結第庵而居,世壽一百一十歲,人稱百歲公,寺名百歲庵。相傳海玉食野果修行,不食煙火熟食。圓寂后僧眾將其遺體跏跌坐于缸中,三年后啟缸,顏面與生時無異,于是將肉身裝飾為金像,建塔供奉。明崇禎皇帝敕封為“應身菩薩”,并題賜塔名“蓮花寶藏”,寺宇擴建,名百歲宮。以后屢次修葺擴建,遂至今曰規(guī)模。
? 殿內所供無瑕禪師真身至今尚存。其頭部與常人相差無幾,然而軀干已萎縮至孩童一般,為江南罕見的木乃伊。相傳清成豐間曾遭大火,無瑕禪師肉身在熊熊大火中,忽抬起左手作遮火狀,大火旋即熄滅迄今未遭不測,以為神異。無瑕禪師真身與地藏王之肉身寶殿均為九華山圣跡。
?
景區(qū)票價:
安徽省青陽縣九華山東崖西麓的迎仙橋東
景區(qū)特色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