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湘西自治州首府——吉首出發(fā),越過矮寨公路天險,經(jīng)花垣縣城,再西行20多公里,便到達湘、川、黔三省交界的一個邊境小鎮(zhèn),小鎮(zhèn)名叫茶峒。茶峒是苗語地名,“茶”是指漢人,“峒”是山中盆地的意思,意譯成漢語,就是漢人居住的地方。茶峒鎮(zhèn)很小,卻是湖南通四川、貴州的必經(jīng)之地。水路則上通松桃,下達沅陵、常德。清朝乾隆之后,茶峒為永綏廳協(xié)城,東西南北城門均筑有垛口和炮臺??谷諔?zhàn)爭時期,華北、中原淪陷后,許多流亡學生和小商人避難于此,茶峒曾經(jīng)熱鬧一時。1941年,國民黨政府曾在這里辦起一所“國立茶峒師范學?!?,師生員工有500多人。現(xiàn)在這所學校的舊址還在,校舍幾經(jīng)修繕、擴建,成為一所中學。
茶峒,因沈從文的著名中篇小說《邊城》以此為背景而聞名。沈先生筆下的邊城,寫的是茶峒。據(jù)說,這里過去只有兩戶漢人居住,他們可能是為躲避戰(zhàn)亂才逃到這里。
走進茶峒彎曲的窄街。一排古老的店鋪擁雜相連。隱隱可見當年的繁華。這里盛產(chǎn)杉木桐油,因而房屋除屋頂外,四壁幾乎全是木頭的。門窗柜臺都不用油漆,而涂以黃亮的桐油,有些老店鋪的桐油已呈深茶色。民居的房舍亦頗有特色,兩側(cè)山墻外多掛偏房,狀若裙裾,形成鮮明的湘西建筑風格。至于著名的吊腳樓,還有幾幢默立在酉水岸邊,在等待那遠道的水手。
酉水是茶峒的靈魂。“酉”古通“酒”,以酉名之,足見此水能醉倒八方來客沈先生的小說改編成電影放映后,有三位女子都自稱是當年的小翠。
景區(qū)票價:
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花垣縣
景區(qū)特色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