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州會館位于蜀河古鎮(zhèn),為清代“黃幫”(即黃州籍客商)所建,其始建年代約為清代中期,現(xiàn)存整個建筑面對蜀河,南靠漢江,背依山坡,自前至后依據(jù)地形作臺階式上升,主體建筑皆以中軸線為基準,層次分明,結構嚴謹,基本保持我國傳統(tǒng)的宮殿建筑布局,尤能鮮明體現(xiàn)出濃郁的南方建筑特色。是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黃州會館
??? 黃州會館舊址,位于今天的金州北路市工業(yè)局和區(qū)公安刑警一區(qū)之處,此地舊為前清時一位名叫尚瀅的提督學政的宅地,后為文峰書院,乾隆四十七年(1782)經(jīng)知府吳六鰲之手售與旅居于此的黃州人做為會館之用,為安康城中有據(jù)可考的首家會館。而非《湖廣移民與陜南開發(fā)》之《安康的會館》所云:“就興安府安康而言,道光年間,湖北幫客商在此設立了武昌會館,其屬黃陂商人又另設立了黃州會館?!贝苏撝嚹顺WR性錯誤:黃陂為漢陽府所轄,豈會“屬”武昌府?又焉能“另設立了”黃州府的會館?究其源,取自新編《安康縣志》十三“商業(yè)”。這種從書本中來,再到書本上去的做法,實為做學問之大忌。何況新志將會館編入商業(yè)類,其本身就是一大錯誤。
??? 黃州之屬,計有黃岡、黃梅、黃(紅)安、蘄州、蘄(浠)水、麻城、羅田、廣濟八縣,府治黃岡。因會館內(nèi)奉“蓋天帝主”故名曰“帝主宮”。蓋天,系我國古代一種天體學說,謂天像無柄的傘,地像無蓋的盤子。有包羅萬象之意。帝主即道家所言天官、地官、水官“三元大帝”的總稱。相傳此三官分別總主諸天帝王、五岳帝君和九江水帝,蓋天帝主意即函蓋天地水諸帝的共同之主。加之道教又賦予天官職掌賜福,地官職掌赦罪,水官職掌解厄,黃州人認為拜此尊神可以消災免難,改過自新,求得功名富貴。故而不惜花巨資從官家手中買此房產(chǎn)地業(yè)以建會館,作為他們不遠千里離鄉(xiāng)背井來到安康的精神寄托。每逢“三元”三官分別考察善惡,刪除功過之日,會館內(nèi)鐘磬響徹殿堂,香火常照帝主,由會館替代同鄉(xiāng)致祭。也有或欲求富貴,或欲得赦罪,或欲消災禍者自會分別于“三元日”前來拜之。
??? 每年春三月初九和秋九月初三兩天,是會館舉辦廟會的日子,故又有“三月九,九月三;黃州佬,廟里鉆”之說。擇此日子是依據(jù)古人以三、九表示多數(shù)的緣由。清人汪中《述學·釋三九》:“凡一二之所不能盡者,則約之以三,以見其多;三之所不能盡者,則約之以九,以見其極多?!逼鋵嶞S州會館的廟會活動,主要還應是同鄉(xiāng)聯(lián)嘉誼的團圓聚會。因為這兩天除了敬香叩拜神靈、請戲班子唱大戲之外,會館的重頭戲則是大擺筵宴款待同鄉(xiāng),雞鴨魚肉均盛于海碗,滿上于餐桌,謂之“十大碗”。若值春祭,也是會館中新、舊主事之人換屆交接之時。借此機會,卸任首人既要張榜公布其值年期間的財物收支情況,還會于宴席之中親自向參會的眾鄉(xiāng)親口述明白。民國十七年陜西軍務幫辦第七師離開安康前夕在此用火不慎,將戲樓焚毀,此以后所辦的廟會上,就再也沒有唱過戲了。
??? 黃州會館的發(fā)展,應該說與其他會館一樣,表現(xiàn)在嚴格的管理制度上:設有司事、住事、夫役及香工等。有值年首人秉公辦事,一任一年輪流換班并須協(xié)力舉善不得徇情。所有收支按期公布。平日不準閑人入內(nèi)游覽,不準外籍借館演戲,不準難為留客。館內(nèi)燈彩家俱概不外借,亦不得隨意支取財物。在會館,鄉(xiāng)土情深勝兄弟,一律平等,任何人均不得在社會活動中背離會館,自行其事。
景區(qū)票價:
安康市旬陽縣金州北路
景區(qū)特色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