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于儀隴縣馬鞍鎮(zhèn)的琳瑯山腳下,深藏著一座大宅院,迄今已有近百年歷史。無論從建筑規(guī)模還是從建筑工藝的精美來看,都堪稱杰作,這就是丁氏莊園。
丁氏莊園為清末民初當?shù)卮蟮刂鞫∏衲?、丁邱玉等四兄弟建?民國時號稱“川北第一莊”。1906年,富甲一方的丁邱南、丁邱玉等四兄弟在琳瑯山腳下選擇了一塊“吉地”。為了建造大宅院,他們從附近縣市高薪聘請了技藝高超的石匠和木匠,從設計、修建到裝飾,前后共花費了19年的時間。直到1925年,丁氏莊園才全部竣工。
古代建筑精神的體現(xiàn)
進入丁氏莊園,只見莊園在整體建造上體現(xiàn)了中國古代建筑的精神和美學追求。
從整個建筑的格局來看,十分對稱勻整。整個莊園占地6800多平方米,進入莊園寬闊的院壩,可見莊園外圍呈巨人張開雙臂狀,中間一排主樓高大威嚴,樓高二層均有木制曬樓。
從大門進入,穿過用來接待普通客人的客廳,便進入一個寬大的四合院。院內四面均為兩層樓,北面高于東、南、西面。在二層樓上,外圍均設有供家中女眷休憩的行廊,廊中有雕飾精美的挑梁和欄桿,寬闊的行廊可六七人并行。據當?shù)匾恍├先酥v,丁家人將這四面相通的行廊稱之為“走馬轉角樓”,逢年過節(jié),丁家就會請來戲班,在南面行廊上搭臺唱戲,一家男女老少則聚集在北面行廊上觀賞。
在四合院的左右兩側,穿過房屋,還有兩個小四合院。小四合院均呈“日字形”,院子中間為長方形的水池,一座石橋攔腰跨過水池,橋下流水相連,橋上有屋檐遮蔽,因此不管是從院子中間看,還是從空中俯瞰,小四合院都是“日字形”,石橋和遮蔽它的屋檐充當了“日”字中間的一橫。
防務意識和文化氣息
防務設計是我國傳統(tǒng)建筑的重要內容,丁氏莊園也不例外。
莊園后面靠山,靠山一面無門出入,而前面臨則深溝險壑。早年,丁家人用巨石壘起一丈多高的堡坎,坎下利用溝壑挖掘了類似“護城河”的水渠,水渠長60多米,寬10多米,水深3米多。因此土匪要想從前面和背面攻擊,無疑難上加難。整個莊園惟有左邊有道路相通,也有門出入。
在丁氏莊園左邊小四合院以外,其實還有一個院子,北面建有三層炮樓,炮樓四面均設有炮眼。院子的其他幾面,也有高大的院墻阻擋,臨路口有一道院門。即使土匪進入了院門,在眾多槍炮的圍殲下,也很難再攻破莊園的側門進入園內。
整個莊園共有房屋108間,通過樓梯和120道門,這108間房屋卻間間相通,即使土匪進入了園內,也會因不熟悉門道而暈頭轉向,這便有利于丁家跟土匪打“游擊”,進來的土匪恐怕也是有來無去。
從內部格局和裝飾來看,丁氏莊園體現(xiàn)了追求家族融和、耕讀傳家、詩禮育人、祈求福壽等文化氣息。這些都集中體現(xiàn)在莊園內各處石、木雕刻和對聯(lián)的內容上。
如各石門門額上雕刻著“喜鵲鬧梅”、“富貴牡丹”、“鴛鴦藕荷”、“百鳥朝鳳”等花紋,莊園正大門上石刻的對聯(lián)為“禮樂詩書是傳家至寶,精神道德為宴爾金丹”,橫批是“耕讀傳家”。莊園中堂門上石刻對聯(lián)為:“美德積三分皇天賜我七分福,良善作一世丹籍注爾五世享?!?br />
省級文物保護單位——丁氏莊園位于朱德故里琳瑯山核心景區(qū)。系建于清末民初的客家大院,占地6500平方米,建筑面積3800平方米,房屋108間,是僅次于大邑劉文彩巨宅的“第二地主莊園”。其建筑的高度、基石的碩大、設計的精巧都足以說明此莊園是客家建筑的精品杰作。
建設的必要性和有利條件:
儀隴作為川東北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,境內現(xiàn)有22萬客家人。朱德元帥作為客家人的典范,輩受世人敬仰。作為客家文化珍貴遺產的丁氏莊園是大院打造“中國客家民俗博物館”以集中展示客家文化的最優(yōu)載體。
儀隴客家人
客家人,按照《現(xiàn)代漢語詞典》的解釋:客家人是指在4世紀初(西晉末年)、9世紀末(唐朝末年)和13世紀初(南宋末年)從黃河流域逐漸遷徙到南方的漢人,現(xiàn)有分布在廣東、福建、廣西、江西、湖南、臺灣等省區(qū)。
據儀隴縣的“客家通”陳泰階研究,“客家”一詞在客家及廣東方言中均讀作“哈嘎”,有“客戶”之意。客家人世代遷徙。明末清初數(shù)十年間,由于戰(zhàn)亂、瘟疫及自然災害造成四川人口銳減,從黃河流域遷徙到南方的客家人在清政府移民政策的鼓勵下,隨“湖廣填四川”移民潮入川。
太平天國時期,為避戰(zhàn)亂,一部分客家人遷徙到南亞,有的被誘為契約勞工,被押往馬來西亞、美國、巴拿馬、巴西等地。如今,客家人已經遍布世界各地。這里,曾孕育了客家驕子朱德總司令;這里,至今繁衍生息著11萬客家兒女;這里,便是川北客鄉(xiāng)儀隴。歷經歲月的滄桑,儀隴客家人以堅韌頑強、吃苦耐勞的客家人精神將昔日的荒山禿嶺改造成了魚米之鄉(xiāng)。
儀隴客家人是隨“湖廣填四川”移民潮入川的。如今18種姓氏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周河、丁字橋、樂興、石佛等10余個鄉(xiāng)鎮(zhèn),共計11萬人,占儀隴全縣總人口的10%,成為四川的客家大縣。清道光十年(公元1836年)又由鄧、丁、許、潘等姓氏的客家人修建的客家會館龍母宮。
儀隴縣的“客家通”陳泰階介紹,客家人是發(fā)源于古代中原地區(qū)的漢族居民。西晉“永嘉之亂”后,客家人世代遷徙,先后遷至粵東粵北、臺灣及貧瘠的嶺南山區(qū)。明末清初數(shù)十年間,由于戰(zhàn)亂、瘟疫、自然災害造成四川人口銳減,耕地荒廢。在清政府實行“招收流民,獎勵耕織、永不加賦”的優(yōu)惠政策鼓勵下,客家人隨著“湖廣填四川”移民潮入川。但成都平原的良田沃土已被先期到達的湖廣人所占,客家人幾經輾轉落戶于山地丘陵地帶。據《儀隴縣志》記載,在明太祖洪武年間,儀隴縣人口僅911戶,共計12914人。人少地闊,飽受嶺南山地貧瘠之苦的客家人如獲至寶,踴躍內遷儀隴。據陳泰階調查,儀隴客家人均來自廣東韶州乳源縣、翁源縣一帶,且相互之間均為親戚。
儀隴客家人恪守“寧賣祖宗田、不丟祖宗言”的祖訓,使得歷經滄桑的客家話、婚喪嫁娶、崇文重學等禮儀風俗至今在儀隴山旮旯里流傳不衰。
作為漢民族特殊的一支,客家人在語言、習俗等方面與本地人到底有哪些不同呢?據資料顯示,客家人入川時引進了一大批傳進中國南方沿海地方的“洋”作物,如玉米、南瓜、番茄等,這些農作物大大優(yōu)化了四川的農作物結構??图胰藛试嵊性S多規(guī)矩,如死者父母已去世,男死者則內穿紅壽衣,女死者則內穿綠壽衣,且所穿布鞋的鞋底必須繡成蜘蛛網狀式花紋。不僅喪葬沿襲古習,客家人婚嫁也遵循古俗。除了唱嫁歌,客家人辦婚事時仍要寫滿門書、親家書、回門貼以“知曉九族”,而且男方還要擇吉日為新娘“開臉”,就是用絲線絞斷臉上的“苦毛子”。臨行前的一碗“離娘湯”,更讓新娘兩眼淚汪汪。
客家話與普通話有很大的區(qū)別。據《儀隴縣志》記載,客家人入川以后聚族而居,極少與四鄰族人通婚,加之又居住在較閉塞的山區(qū),而且一直遵循“寧賣祖宗田、不丟祖宗言”的祖訓,因此客家話“客”味依然。在語音、詞匯、詞法上,客家話自成體系,有24個聲母,60個韻母,6個聲調,與普通話大相徑庭。如客家話讀“中午”為“晝邊”、讀“下雨”為“落水”,讀“太陽”為“熱頭”。
客家人崇文重學,歷代遷徙,“耕讀傳家”之風不廢。朱德在《回憶我的母親》一文中寫道:“我家是佃農,祖籍廣東韶州,客籍人”,至今,在石佛鄉(xiāng)繼紅村蕭氏客家人的田野鄉(xiāng)間仍矗立著兩座“狀元塔”。據陳泰階介紹,清道光年間,蕭錦忠中了狀元,皇帝親賜“狀元及第”匾掛于蕭氏祖祠。為彰顯族風,蕭氏于鄉(xiāng)間立三座“狀元塔”(其中一塔毀于“文革”時期),成為了客家人“耕讀傳家”的歷史見證,此外,具有中原、嶺南風格的客家會館“龍母宮”、丁氏莊園、客家民宅,也為川北建筑抹上了鮮明的客家色彩。